夫妻相敬如賓才能在婚后還保持戀愛中的感覺,這就象經營事業一樣,讓夫妻二人的相處越來越好、越來越順。
但生活中不會總是一帆風順。俗話說:清官難斷家務事,夫妻間的矛盾更難斷。
有些夫妻吵架,喜歡請親戚、朋友來評理弄清是非曲直,此法不明智。若把爭吵公開出去,只能使夫妻間的矛盾表面化、明朗化。好心人來勸解,很難說明誰是誰非,弄不好可能還會把親朋間的關系弄僵。
會吵架的夫妻都知道吵架是兩人之間的事,吵完也解決了問題,而且還能用一聲道歉或是一個微笑,使夫妻關系陰轉晴,前嫌盡棄。
那么,夫妻吵架該注意哪些方面呢?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程《夫妻吵架要有效果》。
夫妻心平氣和當然最好,但是人都有情緒,尤其在外面承受了很多壓力,如果回家還壓抑自己,到最后身體一定完蛋。
人完全不生氣不是好辦法,過分生氣更加糟糕,懂得適當宣泄、適當發脾氣才好。
有人問我:“你跟先生會吵架嗎?”當然會,夫妻沒有不吵架的,只是吵多吵少的問題。
但是我們常常為了沒有價值、沒有意義的事情爭吵,而忽略了有價值的東西。吵架有效才吵,沒有效果還吵什么呢?
第一,以夫妻這么密切的關系,絕對不可能不吵架。
夫妻不可能不吵架是一個事實,雙方必須都要有清楚的認識。人有關系才會吵架,沒有關系根本不會吵架。甚至關系越親密,彼此越關心,就越可能吵架,這叫做愛之深責之切。
別人的先生做錯事情,當笑話看看,一笑也就了之了。但是對自己的先生,感覺一定不是這樣。
夫妻最可怕的反倒是不吵架,真的我不關心你,你不關心我,那就不必吵架了。真到那種程度,夫妻已是名存實亡,因為都已經心灰意冷了。
第二,吵架是解決問題的方式,絕對不能輕言離婚
說過了要認清的事實,我們再來說一個基本的觀念。夫妻雙方一定要有一個公約:不要輕言離婚。好不容易戀愛結婚,甚至還有了小孩,沒有理由離婚。
夫妻只要都沒有離婚的觀念,就不會有吵到最后不可收拾的顧慮,那就可以放心地吵。
說得再清楚點,腦海里面沒有離婚的觀念,才有吵架的資格;腦海里面存在離婚的觀念,根本沒有資格吵架。
其實可以放心地吵架,也是一種享受。
夫妻都把話講出來,問題就解決了,這比什么話都悶在心里不講,看起來好像很和諧,實際上很虛偽的夫妻強多了。
夫妻有了“可以吵架,但不會離婚”的觀念,再來研究怎么吵,才是比較實際的。
第三,火氣大時更需要冷靜,冷靜才有辦法講道理。
中國人情緒穩定的時候,非常講道理。可是一旦生起氣來,完全無理可講。回想一下,我們吵架的時候,經常指責對方:“你怎么這么不講道理?”
對方的反應也往往是:“你把我氣成這樣,還叫我講道理?”一個聰明的人,先把情緒管理擺在前面,然后再想辦法解決問題。
夫妻吵架不要急著去講道理,先把對方的情緒冷靜下來。降溫以后再講道理,對方才會聽得進去,才會接受。在氣頭上的時候,急著去講道理,那是徒勞無功的,而且還會讓對方越來越生氣。
雙方一定要記住,當一方聲音很大的時候,另一方不要也跟著大,更不能比他還要大。我們往往會犯這個錯誤,最后屋頂可能就被震沒了。
夫妻最好約法三章,有一個人聲音大的時候,另一個人聲音就小一些,他還好意思再大下去嗎?
對方一定也會小一點。這樣一來二去,情緒就慢慢降下來了。
他聲音大,你聲音跟著更大,這是誰都會的事情,沒有什么稀奇;他聲音大,你聲音就小一點,這個才比較難得,彼此就比較冷靜。
這招是不是每次一定奏效?也不見得,但至少可以化解很多事情。
其實兩個人互相吵還算不錯的,真正的悍婦根本不跟先生吵,她把窗子都打開,然后對著外面大喊大叫:“各位鄰居,各位大伯,各位大嬸,你們快來看看,我先生又要打我了……”
遇到這種情況,什么樣的男人都會傻眼。
第四,就事論事不要爭對錯,注重改進自己先做起。
夫妻吵架經常喜歡翻總賬翻舊帳,把以前的事情抖擻出來,講個沒完沒了,這點很糟糕。
今天他做錯了,講他如何如何,他可以接受。非要把昨天的事情也翻出來,把上個月的事情也拿來講,甚至說他從結婚的時候就沒存好心,
他就會覺得很反感:事情都已經過去了,你還有完沒完了?
最后的結果,只會令他對現在的事情本有的過失感整個沖沒了。
今天出現了問題,就說今天的問題,而且兩個人也不要去爭辯誰對誰錯。碰到問題要想怎么去彌補,怎么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,而不是把對方檢討得一文不值才盡興。
事情講到對方聽進去了,自己心里知道錯了,就要適可而止。再講下去,就會逼對方撕破臉皮,就是逼他回頭反咬一口。
人了解自己的錯誤很容易,但是要他去承認很困難。中國人嘴巴上經常是死不認錯的。
其實只要心里頭有認錯的感覺,行動上就會有相應的調整,何必一定要對方口頭上承認錯誤呢?
我們不像西方人,常常將“I am sorry”掛在嘴巴。“你平常辛苦了,這件事情你也不是故意的”,這不就好了嗎?
一定要他給你認錯,一定要給你道歉,那最后可能全部都變成假的了。
我們同時也要了解,只要你先認錯,對方就比較容易認錯。你說:“這是我的錯,我對你關心不夠。”先生一定講:“哪有這樣的事情,你照顧家庭已經夠忙的了,這是我的錯。”
你一直罵他,他也一定一直罵你;你說他錯,他也一定挑你的毛病,覺得是在把所有責任都推卸給他。所以,最起碼每個人都分擔一點。
想想看,會談事情的人,碰到問題大多會先說這是自己的疏忽,對方一定說“哪里哪里,我也有責任”。
大家都有錯,都有面子,事情就很容易擺平。兩方面都不認錯,都僵持在那里,最后肯定沒有好結果。
第五,生氣的時候話無好話,用臉色表達更加合理。
夫妻都要慢慢訓練自己一種修養:生氣的時候不講話。誰生氣的時候都是話無好話,除了火上澆油,刺激對方,沒有什么其他作用。
中國人最高明的就是不講話,用臉色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。只要你臉色不好看,對方看到之后,馬上就會調整自己的做法,你的目的就達到了,還講話干什么?
若是用臉色表現出來,所有人還不理睬,再發脾氣也不遲。
先生想發火之前,控制住自己的情緒,不要口出惡言,板起臉來試試太太的反應。
太太看到先生今天的臉色不正常,就要反思自己有沒有不足之處,找到以后立即調整。事情一旦解決,先生的臉色自然就會恢復平常。
哪天太太臉色不好,做先生的也是一樣,趕緊幫她多做點事情,再來看看太太的臉色有沒有暖和。
在沒有做出調整的行動之前,誰都別上來就問對方為什么臉色不好看,人家克制住情緒已經夠尊重你的了,為什么還要不懷好意地去刺激對方?
本來只是有點小小的不滿意,你越刺激他,他就越生氣,到最后控制不住了,就又變成吵架了。
有了行動以后,對方自然會感覺到,這時才可以再去問問是不是這方面的原因。
因為對方的情緒已經平靜許多了,不至于再起爭吵。夫妻之間只要能夠做到多觀察少講話,多諒解少責備,就可以減少很多摩擦。
中國人其實從小就很會察言觀色。一個美國的小孩子聽到爸爸回來了,他并沒有太多想法,直接就會跑到爸爸懷里去。
中國的小孩子才不會那么笨,聽到爸爸回來了,他會先看一看爸爸的臉色對不對。如果一看有點不對勁,趕快調頭就往自己房間跑。
他心里會想:既然爸爸心情不太好,那就離他遠點才比較安全。萬一爸爸又想起上個月被我碰碎的那個紫砂壺,挨頓打不還是自己屁股疼?
這就是中國人厲害的地方,摸清楚情況以后再出手。
第六,不要批評對方的父母,不要議論對方的家人。
夫妻雙方都不要去批評對方的家長、議論對方的家人,這是最起碼的修養。
只要太太在先生面前罵他的弟弟,先生不會說自己的弟弟怎么樣,但他一定會講太太的哥哥怎么差勁。
這是交互主義,你可以批評我弟弟,我就可以批評你哥哥,然后就雞犬不寧,可能連兩家人都牽連進來。
夫妻對于兩個家庭之間的關系有一個原則:彼此不能批評對方的長輩,不要去議論對方的家人,雙方都沒有這個權利。
如果一個媳婦進門就開始說婆婆的不對、公公的不對,那就是惡婆娘。做兒子的長大了,找一個媳婦回家來教訓自己的父母,算什么兒子呢?
做女兒的成人了,找一個女婿反過來批評自己的父母,養這種女兒干嗎?
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。我們老覺得中國人什么都搞不清楚,其實心里都是清清楚楚的,只是不能講而已,一講就傷感情,一講就翻臉。
美國人跟我們不一樣,他們的腦筋實際上是不夠用的,你不講他完全不懂,你講了他也不一定懂。而中國人是你不講我也知道,我自己會體會不用你講。這樣就對了。
時間關系,今天我們的課程就分享到這里。
吵架也是一種溝通方式,至少說明兩個人還有感情基礎。
婚姻是一種責任,更是一種對愛的承諾,不要在吵架中輕易把“離婚”二字說出口,更不要新賬舊賬一起算,還把對方父母兄弟拉出來成為攻擊的對象。
智慧的吵架夫妻多是冷靜地就事論事,你聲高我就聲低地互補,等等方式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。一日夫妻百日恩,沒有解不開的結、化不開的愁。愿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幸福美滿。